消化科是1997年7月1日在原内科消化组(1977年组建)基础上建立的,第一届(1997年—1998年)科主任是任俊杰主任医师。现任科主任是刘绍能主任医师。全科下设:(1)消化门诊和消化病房(22张病床);(2)肝炎门诊。全科有退休主任医师2名,副主任医师1名;在职主任医师4名,副主任医师1名,主治医师7名,住院医师2名及主管护师、护士10名。其中医学博士4名,医学硕士3名,本科8名,大专1名。
消化科主要开展消化系疾病和传染性肝病的临床医疗、科研及教学工作,以及消化系新药的研发工作。科室配置有进口电子胃镜、进口电子十二指肠镜、上消化道压力检测仪、上消化道PH值检测仪、13C质谱仪。科室突出中医特色,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疾病,诊治的优势病种有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、食管炎及溃疡、各种急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、十二指肠炎、消化性溃疡、功能性消化不良、消化道出血、溃疡性结肠炎、肠易激综合征、非病毒性肝病如脂肪肝、肝纤维化、肝硬化、急慢性胆囊炎、急慢性胰腺炎,各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,尤其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纤维化、肝炎后肝硬化,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。
该科人员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“九五”攻关课题“芪术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”; 国家“十五”攻关课题“芪术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临床开发研究”;国家科技部医药技术博士
...(查看科室全部简介)
创新项目“通降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实验研究”;国家“八五”攻关课题:“消痞灵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”;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:“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”;北京市首都医学发展基金:“慢性乙型肝炎证候演变规律研究”;中国中医研究院创新工程项目“早期肝硬化证候规律研究”;国家卫生部组织的中医治疗急性胃痛的临床研究;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“和降冲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”;中国中医研究院和日本合作项目“黄连汤治疗胃炎的临床研究”;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课题“北京中医药大学十大名老中医学术思想(董建华部分)整理”等研究工作。
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三等奖1项,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,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,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,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,广安门医院三等奖1项,山东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,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。
(隐藏科室简介)
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
1月22日
星期三
1月23日
星期四
1月24日
星期五
1月25日
星期六
1月26日
星期日